以为养老金并轨是体制内的养老金匀一点给企业职工,我理解错了
曾听企业退休职工抱怨退休金低,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待遇高了许多,甚至是企业退休人员的数倍。有人解答:等养老金并轨开始实施后情况就会好转。
我没详细了解过并轨内容,想当然以为是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金调低一点,然后加在企业退休人员身上,缩小体制内外人员退休金的差距。
现在养老金双轨制正式并轨已经一年了,并没听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调低退休金,企业退休职工调高退休金的消息。 我抓紧学习了一下相关内容,才知道这个并轨跟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双轨制说的是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与企业职工原先有两套养老金发放制度。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按工作年限发放退休金,退休时往往可以领到在职时工资的90%左右,另外还有其他补贴,个人平时不用交社保费用。企业职工则需交社保费用,养老金与缴费水平挂钩。两套制度实施后发现退休金水平相差较大,比如甲乙两人同工龄,退休前工资都是8千元,甲是体制内退休,月退休金可以领到7千多,而乙是体制外企业职工,可领到的月退休金约3千元,这就导致了养老待遇的不公平。
从2014年10月起,国家要求体制内人员也开始缴纳社保费用,实行与企业职工一样的养老制度,并设置了10年过渡期。
按照这个设定,体制内人员在2014年10月以前退休,不受任何影响;在2024年10月以前退休,个人要交2014年10月至2024年9月的社保费用,退休金仍按原有制度发放,也不受影响;2014年10月新参加工作的,则完全按新制度执行,与原有制度相比,退休金可能有所减少。
2024年10月开始,不管体制内人员,还是体制外职工,退休养老制度只有一套,大家都要交社保费用,单位交一部分,个人交一部分。退休时按缴费金额,缴费时长,社会平均工资等计发养老金。
学习完以后,我才明白并轨与我没有任何关系,涨企业职工退休金只是我的个人想法而已。
并轨之后,体制内、外人员个人都要交社保费用这一点是公平的,应该得到肯定。但在交多少社保费的具体操作上,仍然有讲究,体制内单位大多会按实缴纳,个别人可能按缴费基数的上限即社平工资的300%缴纳,而企业如果是国企,可能也会按缴费基数的上限缴纳,但私企职工就没这么幸运,绝大多数私企按缴费基数的下限即社平工资的60%缴纳,而且不给职工缴住房公积金。体制内、外人员退休时退休金仍会一边高一边低。
我曾在一家国企工作了十多年,当时领导给职工缴社保时,不知出于哪方面考虑,按社平工资的下限缴纳。离开工厂后,我打过工的几家私企,也是按社平工资的下限缴纳。至退休时,与在体制内工作的同学相比,领到的退休金差距悬殊。
并轨从制度上消除了“免缴费,高福利”的特权,解决了制度不公的问题。但在解决缩小体制内外人员退休金差距的问题上,等待我们的仍然是一条漫长之路。
体制外企业职工要提高退休金,关键要看企业主的善心。希望他们不再按缴费基数的下限缴纳,如果上限不行,就按缴费基数的100%缴纳,行不?
赞(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