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硅谷王川:为什么很多聪明人会落入粗鄙的投资骗局,亏掉终生的积蓄?
对于财富增长的思维模型,有两个容易被大众接受的典型类别:
一是收租赚利息。骗子编个故事说某个投资可以提供无风险的利息,高达 8%, 9%, 甚至 10% 以上。这个思维模型特别好理解,非常适合幼稚,贪婪,又怕麻烦,希望一劳永逸的有钱人。
二是故事驱动型。(有意或者无意的) 骗子,构建了某个宏大叙事,某个炫目的技术,只要投资进来,产品做好,就可以占据多大的市场,获得多大的回报。好故事一定要拿过去的百万分之一的成功案例来比较,明示说 “我们就是下一个微软,谷歌”,等等。等听众的不劳而获的意淫的翅膀飞起来的时候,也就快上钩了。
实践上真正长期有效的观察角度,还是对于 “结构性优势” 的分析。就是某个投资标的,是否存在某种结构性优势?结构性优势的推动力从何而来?结构性优势是否在扩大?结构性优势可以持续多久?
结构性优势的分析,对于短期回报的影响不大。因此远没有 “故事驱动型” 那么性感和受人追捧。
结构性优势有很多类:
比如拥有强大传播渠道的公司或者个人,对于缺乏渠道的公司或个人,就有结构型优势。
轻资产,利润率高,无负债的公司,比重资产,利润率低,债台高筑的公司,有结构性优势,后者在熊市时破产风险极大。
不着急发财的人,比每天都要关注 profit and loss 的人,有结构性优势。选择多的人,比选择少的人,有结构性优势。后者因为底子薄,选择少,往往慌不择路,饥不择食,让自己选择越来越少,最终把自己逼上绝路。
以积累结构性优势为导向,时间长了会自带引力,让财富自然流向自己,而且这种引力场会持续增强。
以寻找捷径,着急发财为导向,往往在一些关键环节把自己置于弱势的,让外人有机可乘的位置。自己貌似很努力,但每天都在浪费巨大能量和自己的各种结构性弱势对抗。对风险抵抗力其实很差,一次黑天鹅事件就彻底归零。
赞(11)